药性篇
中药的药性分别是四性五味。四性是寒、热、温、凉。五味是辛、甘、苦、酸、咸。
1、四性
寒性药物常见的主要有蒲公英、金银花等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上火引起的身体不适。
热性药常见的主要有当归、陈皮等,可以用于改善阴虚引起的不适。
温性常见的有细辛、人参等,具有一定的补血益气、补肾健脾等作用。
凉性药与寒性的药通常是相同的,包含栀子、连翘、芒硝等,也可以用来改善体内上火引起的口舌生疮、尿液发黄等现象。
药性简单的讲就是温热和寒凉两大类。这两大类对应的细胞振荡理论,可以简单的说是平衡细胞振荡的作用。温热提升细胞振荡,寒凉降低细胞振荡。当然有一些中药我认为是偏中性,只是被划分为了温凉。
温热可以简单的说是提升细胞振荡的见效快慢或者提振的程度不同。寒凉也可以类似的认为是降低的快慢或者程度不同。
温热药物是怎么起效的?比较复杂,我认为可以简单的把原因归为两个方面,有形和无形或者阴与阳。有形作用是物质上的,无形作用是生命能量上的;细胞振荡本身需要物质上的营养和辐射能量的供给,药物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提供细胞振荡所需要的物质影响,直接的如药物本身的化学成分,间接的如提振血液循环或者体液的循环;药物也可以提供无形的生命能量,如根部和果实里面还有大量的生命能量,这个生命能量就是药物的辐射特性影响了人体细胞的振荡,它是实实在在的,在lakhovsky的书中有讲解。其实药物对人体影响的过程是复杂的,但是最终结果的现象是简单的。
寒凉药物则相反。